dsblog.net 资讯 » 专家观点 » 直销在底层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不该被妖魔化

直销在底层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不该被妖魔化

http://www.dsblog.net 2019-02-19 10:05:42

  南方周末:高知人群做传销的新闻也经常出现,这部分人被吸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
  袁长庚:
那些所谓高层次人,一旦被吸引,会很自觉地,甚至主动帮助整个团队的人,去建构他自己的理想、故事。这就是他们这些人跟那些所谓普通的阶层、素养比较低一点的人的区别。
  普通的人进去,需要团队的领导人帮助他们重新厘清自己的想法,告诉他们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,为什么要加入,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,需要不断被灌输。
  但是,高层次人才进去以后,他们本身有话语制造能力,本身就有表达、制造话语的技巧,可以在传销中重新编织自己的故事。所以这个层次的人进来,如果是非强制性地进入,其实很难离开。
  直销是个巨大的海绵,这个东西对一个人的承认很全面,很难抵御这些东西。


  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疯狂”
  南方周末:“家庭”的归属感有那么强烈吗,有没有别的让他们依赖、沉湎的因素?
  袁长庚:
在直销的话语表述体系当中,他们会产生对自己的理想化人格的想象。加入两年以上会意识到,自己没有办法变成这个团队里最理想的一种人格。这个时候,就会找其他的方式去塑造自己,比如说,虽然积累不了经济资本,但可以积累道德资本。
  比如说,我在这个团队里业绩很差,但是非常投入,他们有一个词叫“每会必到”,每次学习都参加,直销团队很看重。每次活动都有付出,这样待了两年以后,那些所谓的领导人就会特别看重,因为有具体活动的时候会依赖你。
  这些人,在团队内部就有了道德资本。他们会觉得,在这个地方有自己的价值。直销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是吸纳新人,新人引进来以后,这些有道德资本的老人,就成了新人学习的榜样。他们可能没有钱,销售业绩也不是很突出,但是直销团队有这样的期许,你可以做这种类型的人,这种类型的人也可以立足。他们有自己的投入、自己的付出,这种东西对于整个团队也很重要。
  积累道德资本的过程,通过自我管理来完成,你是要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团队当中?经济上的成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,但是,人格上的自我约束、自我优化,人人都能做到。
  直销流动性特别高,十几个人里边,能坚持做两三年的只有一两个。真正奔着钱去的人,会很快离开。留下的这些人,自己也认为做不到某某“老师”那样,就不是那种人,可是,接下来他就给你历数在这里面得到的好处。


  南方周末:​在外界看来,他们这些人有自己的话术,非常疯狂,很多人不理解这种疯狂,认为这是被“洗脑”了,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这样的状况?
  袁长庚:
直销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、那么疯狂,大家都蜂拥而上。其实,他们的烦恼是很具体的,跟上班的人没什么区别。一个新人进来以后怎么带他,进来没什么资源,怎么能让新人在前几个月里状态稳定?
  那种一上来干劲很高、特别疯狂的人,会被他的上线警惕。这种人他们见太多了,很多人用这种热情烧完一把火之后,就把所有核心圈子、社会资源,都用光了,马上枯竭掉。团队其实并不喜欢这种不可持续的方式,他们带人更喜欢循序渐进,先学一些基本的知识,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经验。在基层直销当中,看不到那些太疯狂的状态。
  但是他们很坚持,很执著,越是停留久的人,对自己的捍卫越明确。所以,可能外界把这个东西理解成很疯狂,但从我判断来说,不是这样。
  我个人判断,如果摒除一些比较恶性的事件,我觉得直销是中性的。可能当直销员向你喋喋不休的时候,会让你感到不愉快,可是,这些东西对于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不算太完善、缺乏社会联系的人群,在发展程度不高的地方,是个托底的存在。


  南方周末:近期爆出了一系列“直销”案件,你认为直销行业是在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?
  袁长庚:
我一直认为直销不是一个大惊小怪的问题,它的流失率很高,这个规模不会扩大到失控的程度。在美国,直销业衰落得很厉害,它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是八十年代(上个世纪)中期,随着美国的知识经济转型,本土的直销差不多快销声匿迹了。美国现在是个体化社会,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解体很明显。
  中国直销想继续发展下去,也有很大的挑战,面临着年轻一代个体化的趋势。你能想象御宅族的小孩,去做直销吗?他做不了的。即使他接受这套模式,也做不了,因为社会连接都失去了。
  唯一比较担心的趋势是,向二代务工群体的渗透。他们回不去故乡,在城市里悬着,对他们影响比较大。直销可能对我研究的那些人而言,多多少少还有一点益处,可是对二代务工群体,就不那么确定了,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利用。如果卷入到这个游戏当中去的话,至少不是一个不太好的生活方式。
  其实整个社会,不应该只停留在思考传销这件事上面,应该重新思考,改革开放后去集体化、去单位化,经历四十年后,要回过头来想,怎么样重新建立社会连接,怎么样建立有机的社区、有机的集体。

来源:南方周末
相关报道
最新评论(共0条评论) 查看所有评论>>
发表评论
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!请输入您的: 博客名     密码 新博客注册